甘草不管是逛夜市或是大賣場,都會看到甘草芭樂、甘草茶或是甘草花茶等等,甘草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說是無所不在。很多人可能以為甘草只有調味的作用,但其實甘草可是能幫助治療感冒的良藥配方呢!今天就帶各位了解甘草,認識甘草的功效、醫學價值,以及甘草的吃法與相關禁忌。
甘草是什麼?
甘草的學名為 Glycyrrhiza uralensis,其中“Glycyrrhiza”源自希臘語,意為「甜根」,而“uralensis”則指其主要分佈區域烏拉爾山區。除了Glycyrrhiza uralensis,還有其他幾種甘草,如西班牙甘草(Glycyrrhiza glabra)和中國甘草(Glycyrrhiza inflata),他們的根部是主要的藥用部分,具甜味和多種類似的藥理用途。
甘草在傳統醫學中有悠久的歷史,早年在中國、印度和中東地區的草藥療法中,被視為「藥中之王」,甘草主要用於治療咳嗽、喉嚨痛、胃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,可以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並減少副作用。
在現代應用中,甘草則因為其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活性成分,被廣泛用於製藥、食品和化妝品行業中,其中的甘草酸甚至還被用來治療慢性肝病和發炎性皮膚病。此外,因為甘草具有甜味,因此也應用為天然甜味劑和食品添加劑。
甘草功效有哪些?
甘草不論在傳統中醫或是現代醫學中都是很常被使用到的藥材,那甘草的藥理功效有哪些呢?
甘草功效一:抗發炎作用
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抗發炎作用。這些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,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,藉此來減少發炎反應。此外,甘草酸也能透過抑制磷脂酶A2和環氧合酶的活性,阻止發炎信號通路的活化。
甘草功效二:抑制病毒
甘草對多種病毒,包括肝炎病毒、疱疹病毒和HIV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。甘草酸被認為能干擾病毒的複製過程,藉此達到抗病毒效果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出,甘草酸能減少病毒的活性,特別是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時表現出一定療效。
甘草功效三:免疫調節作用
甘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夠調節免疫系統,利用增強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活性來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。根據一項刊登在《Immunopharmacology and Immunotoxicology》雜誌上的研究指出,甘草能調節免疫細胞的分泌活性氧和氮氧化物,增強免疫系統反應,對於防禦感染和疾病相當有幫助。
甘草功效四:抗氧化作用
甘草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,能夠捕捉自由基,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,除了幫助抗老化,對於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也有潛在的保護作用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曾指出,甘草提取物在體外和動物實驗中展示了顯著的抗氧化活性,建議可將甘草作為天然抗氧化劑。
甘草功效五:護肝作用
由於甘草具備抗氧化、抗發炎和免疫調節等功效,因此也被廣泛應用在護肝的藥物當中。甘草酸可幫助減少肝細胞損傷,促進肝細胞再生,改善肝功能。
甘草功效六:緩解胃腸道不適
甘草具有緩解胃腸道不適的作用,特別是在治療胃潰瘍、消化不良和胃食道逆流等方面。甘草中的成分能促進胃粘液的分泌,形成保護層來減少胃酸對胃壁的侵蝕。此外,甘草還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,減少胃潰瘍的發生風險。
甘草功效七:緩解咳嗽和喉嚨痛
甘草能夠潤肺、祛痰且抗發炎,常用於治療咳嗽和喉嚨痛。甘草酸能減少氣管發炎和過敏反應,緩解咳嗽症狀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也將甘草列為傳統草藥中,治療輕度咳嗽和喉嚨痛的推薦草藥之一。
甘草食用方法有哪些?
甘草除了中藥之外,草藥補充劑、食品添加劑以及各類健康產品,所以也有各種方式食用與使用,以下是常見的甘草食用方法:
甘草的常見食用方法一:甘草茶
將甘草切片後泡水煮沸,可以製成甘草茶。甘草茶有助於舒緩喉嚨不適、減少咳嗽和促進消化,不過每天最多2至3杯,不宜過量。
甘草的常見食用方法二:甘草粉末
甘草根磨成粉後可以加入到食物或飲品中,或直接服用,通常每次攝取量在0.5至1克之間,依據需求調整頻率,有助於舒緩喉嚨不適、減少咳嗽和促進消化。
甘草的常見食用方法三:甘草片或膠囊
市面上有各種甘草片或甘草膠囊作為保健品補充,適合需要精確控制攝取量的人群。
甘草的常見食用方法四:甘草糖或甜味劑
甘草也被用作甜味劑添加於糖果、糕點或飲料中。不過通常這類型的產品用途主要是為了調味,甘草含量通常較低,不適合保養使用。
甘草的常見食用方法五:草藥湯劑
甘草常與其他中藥材一起煎煮,製成中藥湯劑。
甘草的建議攝取量
以成年人來說,甘草的建議每日攝取量為2至4克甘草根(乾品),如果以甘草酸含量來換算的話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甘草酸的每日攝取量不應超過100毫克。
因為長期攝取甘草可能導致甘草酸在體內的累積,有可能會引起潛在的不良反應,如高血壓、低血鉀、鈉水滯留、肌肉無力等症狀,引發「偽醛固酮增多症」(Pseudoaldosteronism)。
短期攝取的話,200至400毫克的甘草酸還算安全,但若長期服用的話,建議將甘草酸的攝取量控制在每日不超過100毫克會比較安全。
甘草的副作用
甘草雖然具有多種藥用功效,但過量使用,甘草中的甘草酸會干擾腎臟的電解質調節功能,可能導致以下副作用:
- 電解質失衡:引起鈉滯留和鉀流失,導致低血鉀(低鉀血症)。這可能引發肌肉無力、痙攣、心律不整和疲倦等症狀。
- 高血壓:甘草酸具有類似醛固酮的作用,會導致體內鈉水瀦留和鉀排出增加,引起血壓升高。
- 水腫:由於鈉滯留,可能導致水腫,特別是下肢水腫,通常還會伴隨體重增加和血壓升高。
- 頭痛與頭暈:可能因血壓波動而引起,尤其在長期或大量服用的情況下。
- 心律不整:低血鉀可能導致心律失常,對心臟病患者特別危險,要注意。
- 偽醛固酮增多症:長期服用可能導致這種狀態,症狀包括高血壓、低鉀血症、水腫和代謝紊亂。
甘草禁忌與注意事項:甘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
如果你有以下情況,應該避免服用甘草:
- 手術前:預計進行手術或牙科手術的人應該在手術前至少兩周停用甘草,避免出血風險。
- 與特定藥物同時使用:甘草可能與多種藥物產生交互作用,包括抗凝劑、抗高血壓藥物、抗心律不整藥物、糖皮質激素、口服避孕藥、免疫抑制劑、抗糖尿病藥物和抗憂鬱藥物等。
- 飲酒:甘草與酒精一起使用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和胃腸不適。
甘草每個人都可以吃嗎?七種不適合吃甘草的人
甘草雖然可以幫助免疫調節,維持身體健康,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甘草。如果你是以下七種人群之一,那麼你可能就要評估一下,以免因為服用甘草而造成不良反應:
- 高血壓患者:甘草可能會加重高血壓症狀,因此高血壓患者應避免服用甘草,即使只是含有甘草的食品或飲料也要注意攝取量。
- 心臟病患者:甘草可能引起心律不整和加重心血管負擔。
- 腎臟病患者:甘草的鈉滯留效應可能加重腎臟負擔。
- 孕婦和哺乳期女性:甘草可能影響荷爾蒙水平,增加早產風險,而且也可能會藉由乳汁影響到嬰兒,因此不太建議這個階段的女性補充。
- 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類固醇藥物者:甘草的作用類似於糖皮質激素,與此類藥物合用可能增強類固醇的副作用,如抑制免疫功能和增加感染風險。。
- 服用利尿劑、降壓藥或心臟藥物者:可能干擾這些藥物的作用,導致血鉀降低,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。
- 激素敏感性疾病患者:甘草可能影響荷爾蒙,所以如患有乳腺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等患者應避免使用。
甘草在短期和低劑量使用下通常是安全的。然而,小劑量的甘草若是長期使用,也可能導致上述副作用,若是長時間補充甘草,應該隨時監測血壓和血鉀水平,留意其副作用與相關風險。
甘草怎麼挑?如何選擇優質的甘草產品
在挑選甘草產品前,確保其療效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,因此以下提供選購優質甘草產品的指南,涵蓋了從成分、來源到認證等多方面的考量:
甘草推薦挑選指南一:甘草的來源
甘草可以選擇營養價值價高的烏拉爾甘草,其他的野生甘草雖然一般藥效可能比較高,但也需考量環境保護和永續問題。而栽培的甘草品質相較穩定,選擇有機認證的栽培甘草產品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。
甘草推薦挑選指南二:產品成分和標籤說明
選購前要確認產品標籤清晰列出所有成分,特別是甘草酸的含量。選擇標示甘草酸含量在安全範圍內的產品(一般每日不超過100毫克甘草酸),並且避免不必要的添加劑,例如:人工添加劑、色素或防腐劑的產品,減少身體負擔。
甘草推薦挑選指南三:品質認證
選擇品質認證的產品,例如有GMP(良好生產規範)、ISO、HACCP(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)等國際認證,如果能有定期檢驗的SGS,並且公開檢驗報告更好,可以更確保產品無農藥、重金屬、塑化劑殘留,吃起來更加安心。
甘草推薦挑選指南四:產品形式與劑量範圍
甘草有多種形式呈現,包括粉末、片劑、膠囊、液體提取物等,建議選擇易於服用和適合自己需求的形式。同時選擇產品時,應查看其使用說明,確認劑量範圍和使用方式是否適合自己的需求。
甘草會引起過敏反應嗎?
甘草本身較少引起過敏反應,但對於某些人,尤其是對植物過敏的人,可能會出現輕微的過敏反應,如皮膚瘙癢、紅疹等。如有過敏史,應先進行過敏測試或諮詢醫療專業人員。
甘草可以天天吃嗎?甘草適合長期服用嗎?
甘草不適合長期大量服用,因為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。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甘草可能引發高血壓、低血鉀症、疲倦、頭痛和鈉水滯留等問題。這些副作用主要與甘草中的甘草酸有關,它會影響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和血壓調節,應定期監測健康狀況並在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調整劑量。
甘草有不同種類嗎?哪一種甘草比較好?
甘草有幾種不同的種類,如中國甘草(Glycyrrhiza uralensis)、歐洲甘草(Glycyrrhiza glabra)和西班牙甘草(Glycyrrhiza echinata)。這些種類的甘草在藥效上有些微差異,但基本作用類似,若用於中藥,來自中國的甘草(如Glycyrrhiza uralensis)可能比較適合,對於製作食品或甜味劑,可能會比較常用歐洲甘草(Glycyrrhiza glabra)。
甘草和其他草藥的搭配使用?
甘草在中醫中被稱為「國老」,因其能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,減少毒性並增強療效。以下是甘草與其他草藥的常見搭配及其功效:
- 甘草 + 桔梗:這種組合常用於增強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的效果。桔梗能幫助排痰,而甘草則能緩和藥性,減少對喉嚨的刺激。
- 甘草 + 白芍:此組合有調和肝脾的作用。甘草舒緩平和,白芍收斂柔和,兩者搭配可緩急止痛,常用於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。
- 甘草 + 黃連:這對組合可調和胃腸、解毒止嘔,常用於治療胃炎和消化不良。黃連具有強烈的苦味和清熱作用,甘草則能緩和其苦味並增強療效。
- 甘草 + 大棗:這種搭配可增強補益脾胃的效果,大棗能補中益氣,甘草則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。
- 甘草 + 生薑:這對組合具有和胃止嘔、調和營衛的作用,常用於緩解惡心和消化不良。
- 甘草 + 黃芪:這種搭配強調健脾益氣,適用於氣虛乏力的病症。
- 甘草 + 枳實:用於調理脾胃功能失調,甘草的補性與枳實的瀉性相平衡。
- 甘草 + 當歸:此組合可增強補血、調經的作用,特別適合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。
使用甘草和其他草藥的組合時,應考慮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,務必在中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使用,千萬別去中藥行買回來自行混搭喔!